a

·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 人物风采 >  人物专访

[青春足迹]曹勇:科技强军的追梦人[图]

[ 2015年2月4日 ]

自画像:曹勇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1级国防生

我是一名国防生,也是同学们眼中的“学霸”和“大神”。多次获得奖学金的我现已经在实验室“摸爬滚打”了两年,发表署名论文三篇。作为实验室团队核心成员,我参加过两届IEEE学生竞赛,并获得了2014年度该项赛事的全球总冠军。如今的我已经保送至北京航天城某研究所继续深造,期待着为载人航天、嫦娥奔月新征程上贡献力量,做一名科技强军的追梦人。  

敢担大任——位卑未敢忘忧国

2011年9月,瘦瘦黑黑的曹勇由革命老区江西考入上海交大,一纸鸿雁让他成为这所百年名校的国防生。虽然还没有正式踏入军营,却有着一名军人的责任与担当、追求与梦想。“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他的心中抱负,“能打仗,打胜仗”是他的自我要求。   

“富国先要强军,而强军的核心手段便是科学技术。我要献身国防,通过自己的努力,用科技的力量来摆脱中国多年被歧视、被封锁的命运!我是一名交大人,一名党员,我是共和国的一名后备军官。位卑未敢忘忧国,实现祖国强军兴国的责任,集交大人、党员、军人这三种身份于一身的我责无旁贷!”这是曹勇同学的心中最炽热的呐喊。   

敢拔头筹——勤勉坚韧永不言败

出生在农村的曹勇,父母双亲为了生计在外打拼,自小由祖父母抚养长大。曹勇的祖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但他们给了他世间最无私的爱,曹勇也将他们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生导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日复一日,一年复一年,曹勇就是这样跟着他的祖父母慢慢长大的,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勤勉耐劳、坚忍不拔,一直伴随着他走过青春岁月。   

刚进入大学时,交大严谨求实的学习氛围以及电子类专业较高的学习难度让很多同学难以适应。最初的一年,曹勇在电院排名中游,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是,他不甘心平庸。为了给自己增加学习动力,他把拿到保研资格作为自己在大学的首要目标。从此,他几乎将一切能自由支配的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或者实验室里,也正是在这样的不懈努力下,他的成绩逐年提高,由第一年的前30%到第二年的20%,再到大三时候的前10%。曹勇的进步也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不仅获得了2014年度的国防生“创新人才奖”,也被聘为学业辅导员并多次被邀请去和国防生战友们分享学习心得经验。   

曹勇的家里生活条件并不是特别好,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他就暗自下决心,既然已经成年理应学会独立自强,自然也包括在经济上的独立。所以,他在保证学习留有充足时间之余,争取做更多的勤工助学工作。大一大二,他在学校同时有两份勤工助学工作,哪怕是学习压力最大的大三学年,他也依然在校外做兼职:每到周末白天外出家教,晚上再温习功课,做作业。就这样日复一日,靠的是祖父母教给他的勤奋和坚持,在人格养成的同时也做到了经济上的独立。   

敢于挑战——做自己最怕做的事情

“我喜欢做自己怕做的事情,这既是对我个人能力上下限的一种突破,也能让我害怕的事情变得更少。”   

大学四年,曹勇似乎总是有意在选择自己或者他人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他曾获得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二等奖和2014年全国首届物联网创新应用大赛全国二等奖等科技创新赛事奖项。而在大一的时候,来自农村的他,最打怵的就是编程,甚至在进入交大以前,连电脑都没怎么用过。为了挑战自己,不仅在大一下学期分专业的时候选择了对编程要求较高的信息工程专业,还在课外参加了相关的科技竞赛。斩获奖项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的通宵达旦,查找资料、编写程序。类似的情况在实验室里也能见到,为了完善一个通信系统,取得在通信距离上的突破,曹勇在自己还没有通信相关理论知识的情况下,从熟悉原理一步步开始,他花了三周的时间,每天在实验室待到凌晨,查阅资料,修改算法,最后,他成功地将原来只有2米的通信距离提高到了20米!   

也正是因为他的冒险与尝试,敢去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才让他在科研之路上越走越远,并取得这一个个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诸多的科技竞赛奖项。   

“山没有悬崖峭壁就不再险峻,海没有惊涛骇浪就不再壮阔,而人不经历磨难和历练就无法担当。”每每有同学好友问他,当兵这么苦,为什么还执意要去?曹勇总是用上面那句话来回答他们。“我曾经也向往过像身边同学一样出国留学读名校,但是现在,我更喜欢身上那套绿色的军装,我所追求的是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而只与祖国的富强兴衰息息相关的人生才是我所认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做一名科技强军的追梦人!既然选择了那抹国防绿,就意味着只剩下坚守与拼搏。家庭赋予他的坚忍不拔,勤勉耐劳,交大教会他的科学知识和责任使命,能够一直伴随着曹勇,成为他日后服务于国防科技事业的动力之源。   

访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