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汉:甘做国防长城一块砖
武文汉:甘做国防长城一块砖
武文汉,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系2013届本科毕业生。在周围同学纷纷选择出国、工作之际,武文汉坚定了自己最初的信念,投笔从戎,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军官。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他就怀揣着一个绿色军营的梦想,因此在志愿书上庄严地填报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生。现在,这个梦想距离实现已经愈发近了。
绿色青春,国防梦想
武文汉来自于山东省西南部的一个贫困县,父亲曾经在18岁参军,是一名装甲兵,在部队一干就是15年。15年的从军经历,磨砺了父亲的坚毅果敢的性格和利索干练的行事风格,这给少年时期的武文汉很大影响。武文汉在小学和中学阶段几乎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教室,“行事干练、学习踏实”是武文汉的同学和老师对他的一致评价。
2009年夏天,填报志愿前,武文汉和家里发生了分歧:家人武文汉以后能够在工作中获得大的经济收入来源或者能够从政,然而武文汉却是想要做一名理工科学生,将来毕业后携笔从戎,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军人。最终,武文汉说服了家人,在高考志愿书上面郑重的填写了“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生”。
拼搏奋斗,终有收获
武文汉在拿到上海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便踌躇满志地为自己设定了目标:学好专业知识,做一名合格的技术军官。
从小乡村来到繁华的上海,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武文汉开始思考人生的路途。武文汉告诉我们,他最喜欢看的两本书是《平凡的世界》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孙少平和保尔·柯察金饱经生活磨难却不折不挠,反而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的人生态度在少年时期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最初的启蒙。但是,那样的精神在今天还那么有价值吗?后来,总装备部驻上海交通大学选培办的干事看出了这位新生眼中的迷惑,他给武文汉讲了“南京路好八连”的故事,并鼓励武文汉郑重递交入党申请书。
在干事的一番指点下,武文汉茅塞顿开,心情豁然开朗,他终于可以继续坚持自己的信念继续在交大学习生活。他认真分析了自己的理想,武文汉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技术军官,就必须在专业上和军事素养上双达标。
武文汉来自乡村中学,整个中学时代也只上过两次计算机课,计算机基础薄弱成了他成才路上的绊脚石。他回忆大一的时候,去上C++课程,老师讲课速度非常快,内容又都是自己闻所未闻的。这既激发了武文汉极大的学习热情,同时在交流中了解到其他同学良好计算机基础后,又给了自己极大的挫败感。不过,他相信勤能补拙,经过不懈努力,他还是慢慢追了上来。大学也锻炼了武文汉的治学态度,凡是遇到不懂的,从一开始的问同学老师,到后来自己去查资料解决,他养成了独立钻研的精神。大三开始,他开始联系系里老师,进入实验室进行学习。大三暑假,他和其他几位同学在智能车创新实践基地杨明老师、王冰老师和王春香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第七届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这一次竞赛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他第一次感受到那种废寝忘食科研的感觉,并且陶醉在其中。之后,他又参加了第二届全国缩微智能车竞赛和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竞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同时,武文汉获得了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直升资格。
想要成为一名军人,还要拥有较高的军事素养。大一下学期,选培办组织举办国防生骨干培训营,武文汉就立即报了名。他深知,自己在体魄体能、领导能力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欠缺。于是,他在平时有空就去跑步和健身,一年下来,旁边的同学开始叫他“肌肉男”,学期末体能测试也全部达标;课余时间他抓紧时间读书看报,积极参加国防生的活动,心中默默学习干事和学长的领导方式和处事技巧。武文汉的勤奋和学习很快被发现,他很快成为了国防生大队宣传部的一名干事。现在他已经是国防生大队宣传部的部长,多次发表国防生新闻和通讯稿,管理国防生网站后台,组织了多场国防生大型晚会等活动。他说,他很喜欢那句“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背后做出的那么多的努力和付出,才会获得机会表现。
自立自强,实现价值
大一刚入学的时候,这个家庭并不富裕的小伙子便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不花家里一分钱。凭借着学校提供的奖助学金和平时勤工助学所得,武文汉自豪地跟我们说他现在仍不需要家里的钱。反而,他平时省吃俭用节省下的一些钱,还会在放假回家的时候给家里添置一些家电等。“孝”是他们当地最有名的文化传统,他虽身在异地,但是心一直牵挂着家中的父母。在同学的眼中,武文汉是一个乐观开朗、乐于助人,还有些文艺的人。他时常去做一些志愿者活动,2010年上海世博会他“园区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双肩挑;他还去上海科技馆担任义务讲解员,由于讲解详尽有趣,他身边总是总是围了一堆孩子问东问西,他也乐在其中;作为上海交大生活园区实践中心的助管,在全校宿舍安装空调的时候,担任学生监督协调员,协助安装工程的完成;这次雅安地震,他二话不说,来到学校光彪楼进行献血。平时的他,还经常练习硬笔书法,书架上也是放满了一些古书古籍,他就是在练字和读书中寻求内心的安宁。
谈到未来,他的眼中闪出坚毅的光芒,没有一丝同龄人的迷茫。“中国的国防事业需要我们,我们也会将自己所学全部应用到国防建设中去。交大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我们身上担着重重的担子!”虽然他还在等待毕业前夕的分配,面临他的可能是浩瀚而孤独的海洋,也可能是大漠边疆,但是他说自己一点都不担心,只要是国家需要,再艰苦的地方也不在意,自己“甘做国防长城一块砖”。他说,自己要像孙少平和保尔·柯察金那样,活出自己的价值,将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热爱的事业!
Copyright© 2011,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