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事务

当前位置: 本科生求职心得

项祯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 2014年1月9日 ]

项祯桢: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项祯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13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自于山东海阳的我,在度过了10年的农村生活后,跟随父母转战广州,而后就来到了上海。毕业后的我选择了直升交大本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并且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希望能到国外去看看。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由于在中学阶段我阴差阳错,有幸参与到了学校里的机器人竞赛项目,从此就对智能机器人这一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所以也就希望能在大学里进一步地学习相关的控制和模式识别领域的知识,因此在后来选专业的时候就选择了自动化这个专业。

 

刚进大学的第一年,由于课程压力比较大,加之于对各方面环境的熟悉还得需要一些时间,所以我除了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外,也没有去参加太多的课外活动。然后到了大二,空闲的时间稍微多了一些,所以我就开始盘算着是不是该做些什么了。刚好有一天在学校的教务处网站上看到了第18期PRP的报名通知,而且我一直有意想去实验室看看研究生们是怎样学习和工作的,他们的学习模式与我们本科生有些什么样的区别,这样也可以为我今后进入实验室深造打下一些基础,积累一些经验。

 

然后在选择参与的项目时,考虑到之后还有三年要呆在电院,所以我并没有选择电院老师开设的项目,而是打算看看其他学院的而且还跟机器人领域比较相关的项目,虽然这样子就没办法用来抵充科创的学分了。经过几番寻找,终于发现了生科院有一个关于“视觉注意力水平调控机制”的项目,我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个研究与人脑的机制有关系,而且我想到今后的智能机器人如果要有所发展,可能也会需要人脑方面的知识,所以我就试着申请加入这个项目,并且顺利通过了。

 

之后的一个学期里,我大部分的课外时间都投入到了这个项目里,因为这个项目确实是很有趣,比如各种实验设备(测脑电的电极帽,专用的电磁屏蔽室,专业的脑电分析处理软件)都是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而且平常拉同学过来做实验也是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情,我们给他们带上电极帽,然后在每个电极的位置都打上导电胶,来降低电极与头皮之间的电阻;之后就给他们讲解一下我们设计的脑电实验,让他们根据屏幕上的一些提示和图案做出相应的动作,而我们就会在外面观察他们的状态,并且在实验结束之后就立刻分析一下实验数据,包括行为学的数据和脑电数据。总之,在参与到这样一个项目的过程里,除了了解了各种实验仪器和软件的操作方法外,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到:要想得到好的实验结果,是需要一个好的实验流程和规范来保障的。如果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到位,实验过程中又没有按照规范来操作,那一个下午的实验可能就白做了。此外,在每周的组会时,我们也能够体验到研究生们的工作方式,发现他们更多的是讨论式的交流,而非像我们本科生的授课式交流。而且有时轮到我们做PPT汇报,项目组的导师和师兄师姐也都会给我们提各种各样的意见,让我们受益匪浅。

 

总之,有了这样一次参与PRP项目的经历,一方面使我对以后研究生的工作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提前体验到了他们的工作模式,使我能在本科阶段安下心来认真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使我对人脑领域的知识也有了一定的接触,假如之后有机会碰到把人脑和机器人研究结合起来的项目的话,有了之前的积累,我想我就能更快地熟悉和上手。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其实说到本科的课程,很多同学都说学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以后用不到的,特别是对那些本科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同学来说。确实,我也这么觉得,不过,这也不意味着我们学了就是白学了。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锻炼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头脑思维,二是即便是课程本身的内容对以后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很多优秀老师的言传身教对我们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本来知识的更新速度就非常快,特别是在有了电脑和网络之后,所以我们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被更新换代。但是,我们所需要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变的是不断更新的知识,不变的是持续提升的学习能力。不论我们今后走上什么工作岗位,是继续深造也好,是直接工作也罢,学习能力都是我们今后立足所不可或缺的制胜法宝。所以即便是看似是无关的课程,其实也是能够从中锻炼到自己的能力的;即便是靠自己考前临场突击通宵两天——虽然不提倡这么做——然后能顺利通过考试,这也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

 

除了对我们学习能力的锻炼,我觉得听一些优秀老师讲的课程,不论其内容是什么,只是去听他们讲课,都会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能够从中学到很多课程以外的东西。很多老师都愿意在课堂上跟我们去分享一些他们工作中、科研中所获得的经验,有时还包括一些社会经验和自己的一些生活体验。比如说,在很多老师的课上,都曾提到过:在学校期间就要努力把今后可能会犯的错误都犯一遍,然后走到社会上之后就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了。这就告诉我们在大学期间,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敢于去体验,去探索,而不要怕犯错。因为现在在学生阶段,犯点小错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都是可以被理解和谅解的。但是如果走到社会上之后,还犯一些不该犯的错误,那就只能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够了。

 

总之,类似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只是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去不断积累,不断发掘。只要大家能够从积极的方面去认识自己,认真去对待自己所遇到的人和事,那么也就没必要去担心自己今后会不会取得成功,相信一切都会是水到渠成的!

访问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