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欣彤:执着追梦,无悔青春
执着追梦,无悔青春
50903090332 韩欣彤
我是09届提前入学的学生,2009年5月就来到了交大,其实之所以来交大,是因为数学竞赛冬令营没考好,做了19年的清北梦就这样破灭了。所以从进交大的那一刻起,我就一心想出国,感觉没上上中国的顶尖大学,就争取去个美国名校,扬眉吐气一把,然后对那些清华北大毕业的人说:“呵呵,你们虽然清北毕业,混的也没我好嘛!”现在想想当时确实是个争抢好胜的孩子,以为学习好就是牛叉,也许这是中国教育制度和河南巨大的升学压力所致吧。所以怀着这种心态进入交大的我选择了进入教改联读班这个“特殊班级”,之后就开始了以好好学习为中心的大学生活。
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大牛学长们的动态,在同时被电院学生会文艺部,学习部和调研部三个部门同时录取的时候,我选择了据说能接触到更多大牛,了解更多出国的动态的学习部。为了有更多时间准备数学分析考试,在电院辩论赛已经打进四强的时候,我选择了退出。在进入SuperE电院新生歌唱比赛十强之后,我也因为学习上的事情退出了。现在想想当年多么幼稚,为了几次无关紧要数学考试就放弃了这么多美好的并很可能成为以后美好回忆的事物真是非常后悔,不过也罢,刚进大学确实啥都不懂,就当为大学生活留下点遗憾吧。大一的日子,我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数学分析,第一是自己比较喜欢数学,其次教改联读班的数学分析真是又难考试又多,不得不多花时间。整个大一的生活也因为数学分析变得很规律:每周一三五上数分课,二四六作数分作业,周日复习万恶的数分小测,至于C++嘛,我大一的时候对程序无爱,以至于到期末复习的时候才知道int **是啥意思。
大一末分专业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信息工程,原因其实现在看来确实很幼稚,一是因为这个专业出国率高,而且去的学校都比较牛,所以当时为了出国去好学校已经丧心病狂的我就很被这个专业吸引,二是因为这个专业牛人多,我感觉自己和牛人们在一起可以也可以变的很厉害,三是这个专业前景还不错,而且很需要数学基础,我就怀着对数学的爱选择了这个专业。但是事实证明本科信工的大牛好多到了研究生就去读CS了,因为CS这几年确实变的太火了,而且CS确实是很有趣而且很有用的,同时funding很多。
到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出国的英语考试做准备了,在好好学习的时候,开始背单词,从托福背到GRE,那个时候疯狂到一个月里平均每天复习GRE的时间都超过了14个小时,甚至为了不水人人,我去自习的时候都要带着非智能的蓝屏手机,现在我都想不起来当时为何有那么大的毅力去学习,可能是因为背单词什么的纯粹是堆时间,不需要很动脑子才能坚持下来的吧。之后在大二下征服了GRE,而且大二下为了GRE而疯狂逃课的模电,数电,信号系统的成绩也不算很差,算是老天对我的眷顾吧。
大一大二的GPA已经挺高的了,大三上又速度水掉托福,之后的任务嘛,自然是为了出国丰富一下科研经验,当时啥都不懂的我随便选了个PRP,是关于无线网络的,但是真正做下来我才发现我对无线通信是这么的无爱,无聊的公式,算法,经常推出来一些看似很有用,但是无法用在现实生活中的结果,当时我很迷茫,只能硬着头皮瞎搞,结果可想而知,只弄了个中文的会议论文出来,做的东西也很差,毫无用处,也没啥启发性。之后我决定换一个研究方向,当时在林巍峣老师的通信原理课上看到他演示了几个他们实验组的小小的demo之后,立马对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在跟着他做一些研究,虽然这个期间遇到过很多困难,曾经因为憋不出论文迷茫过,痛苦过,但是在林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坚持了下来,最后发表了一篇比较差的论文,但是总算为自己的付出有了个交代。
之后大四上学期就开始了申请出国,关于申请硕士还是博士这个问题,我最后还是以申请美国博士为主,稍微申了两个硕士保底,首先是因为我家在一个小城市,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比较低,如果读个硕士,两年就要烧掉我爸妈7-8年的工资,确实有点于心不忍,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在本科期间的研究工作让我爱上了做研究,而且很希望能做的比较大,比较好,而且博士毕业之后的出路也更多,可以当教授,可以留在美国当码农,想回国也可以回国,甚至读到一半想quit出来找工作也是可以的。
最后,我收到了马里兰大学电器和计算机工程专业的PhD Offer,也算为我学几年的学术生活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虽然这个学校总体排名很差,专业排名也一般,但是以我的GPA和research,能混上这个学校也不错了,如果不出意外,之后的五年,我应该会继续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科研工作。然后呢,当faculty?去research lab?开公司创业?回国卖猪肉?可能只有5年之后才知道吧,更多的不确定才让我们的人生更有趣,不是么?
其实大学快要毕业的时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无论做什么,都要“尽人事,听天命”。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一分秒钟做出的决定就改变我们的一生,或者一个偶然的事件,就能改变我们生活的走向。我当年因为交大的地理位置很好,就放弃了去中科大,否则,我很可能学了统计或者数学,现在已经拿到了美国常青藤大学的offer。当时就是因为信息工程大牛多,就选择了信息工程这个专业,否则很有可能去学了CS然后现在成为了一只码农。大三的时候也就是听了林巍峣老师课上的几句话就确定不做无线转头做了图像处理,否则我很可能就准备投奔王新兵老师继续做无线了。这种例子数不胜数,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努力,无论做什么,都尽量做到最好。
写了这么多,逻辑有点混乱,但是这就是我的心路历程,磕磕碰碰,走完了大学四年。
Copyright© 2011,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