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物风采

当前位置: 人物风采 >  人物专访

【同去网】青春放飞梦想

[ 2012年5月10日 ]

人物白描:

曾经有多少个夜晚,通宵达旦;曾经有多少个假期,埋头苦干;曾经有多少次,想要放弃;曾经有多少次,咬牙坚持;曾经------,最终他们还是携手“同去”,一路走来,用行动将梦想飞扬。

 

董沫,王佩璐,谭睿,三个来自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08级的小伙子和他们的团队就是那样一群追梦人。同去网(tongqu.me),包罗交大近期各类活动,有追踪学术动向的“讲座论坛”,发布实习信息的“勤工俭学”,关注爱心活动的“公益实践”等等。同时,它还见证了一群懵懂青年摸索创业的过程。或者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同去网,但是每个人的心中想必都有一个梦,今天就请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探寻他们的圆梦之旅。

 

 

兴趣,灵感的源泉

也许很多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想,当不少同龄学生的注意力还在课业上埋头苦干,逛人人网,在BBS上吐槽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因缘让这样的一个团队走在一起的呢?答案只有两个字,兴趣。

同去网的整个构思最初是在2010年,那个时候他们只是单纯的对让学生可参与更多的活动,建立更广泛的人际网络这样的事情深感兴趣,就着手开始行动建立一个大型的社交平台。他们天马行空地想了很多功能,例如社交关系拓展,线上线下结合等等。

而如今的同去网,是一个集分散信息整合,活动服务于一体的个性化网站。网站以资源整合和个性化服务为宗旨,包含了所有的校园活动和讲座信息,是现如今校园活动宣传的主要平台。未来,他们感兴趣的还有很多,他们想做的还有很多。他们希望他们最终能够在网站上实现个性化信息整合,例如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使用记录,自动为用户提供他或她感兴趣的活动信息。而这一切的灵感恰恰源于他们当初天马行空的设想。

 

坚持,成功的法宝

2011年开始到2012423日正式上线,同去网的设计历经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在上线的是它的第三个版本。是什么让他们取得最后的成功?那是面对难题时的不依不挠,是面对挫折时的坚持不懈让他们走到了最后。

2011年的暑假,他们在总结上一阶段教训之后,开始设计第二版同去网的。每天早早去电院的实验室开始研发,待到天色渐黑,他们仍然在工作,工作,工作。常常连楼的正门都已经上锁了,他们才结束一天的项目,翻窗出来。主创之一电院的董沫笑着回忆道:“那时候陪伴他们的是那一只每天都到他电脑旁的猫。”

但当他们历经辛苦,满腔热情做出来的网站,却收不到理想的响应,网站功能丰富,却缺乏核心无疑成为硬伤,对他们来说更是当头一棒。

201112月,在专业人士的建议下,他们不得不忍痛割爱,再次彻底重来。这对整个团队都是一个重大的考验。一切重头开始,这一次他们把“同去网”的第一步目标精准地定位在信息整合上面,删繁从简,还根据同学的实际需要加入了报名,邀请好友等活动服务功能。再不断的尝试之后,同去网终于上线试运行。董沫笑称:“每次看着网站的访问量都像看股票一样紧张刺激。”

是的,一周三万的访问量,实实在在地用数据肯定了他们的坚持不懈。在未来,他们将继续坚持收集用户反馈,把网站越做越好。

 

合作,制胜的关键

对一个项目来说什么是最关键的?是白花花的赞助?是强大的技术支持?是核心的品牌力量?不,是一个稳定而有效率的团队。

同去网历经波折,最终留下来的就只有五个人,没有物质上的激励,没有荣誉上的光环,有的只是五个人一样志同道合的心。就是这样的一份心,让他们五个身份背景不一样的人走到一起,携手合作,董沫说:“如果这个网站最后成功了,那这个成功属于整个团队。”

在他们的团队里每个人的分工很明确。负责技术架构的王佩璐,负责网站实体开发的谭睿,负责网站发展策划的董沫和陈静姝,负责网络安全和维护的李子钰。充分地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为团队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他们每一个人都将自己的那一份工作做好,再将每一份工作整合在一起,这便是他们成功的关键所在。

 

青春,是朝气蓬勃的乐章;青春,更是勇敢尝试的舞台。董沫和他的团队,用行动放飞了他们的青春未来,团队里的各人都将展开新的人生旅程,他们留给交大的不仅仅是一个同去网,更是一个理念,一个用行动践行的青春梦想。

同去网,需要有志趣相投的学弟学妹将它发扬光大。交大,电院,更需要一群热血青年将追梦的故事延续下去。

 

 

电院学生记者团:黄明欣 王豫宁

访问数量: